20年经验专业可靠定制化解决

转口知识
您的位置: 首页 转口资讯 转口知识

第三国转口贸易揭秘热轧板卷命运:土耳其15%-43%税率,钢铁链如何绝地求生?

文章来源:经纬集运 2025-10-16 16:08:35

在全球钢铁贸易进入“高壁垒时代”的当下,中国钢铁企业正面临一场无声的“出口战”。

随着土耳其在2024年10月11日发布新规,对中国热轧板卷(Hot Rolled Coil)征收15.42%至43.31%不等的反倾销税(CIF),

昔日畅通的中土贸易通道被迫按下“暂停键”。

然而,在政策高压与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双重背景下,一种更具前瞻性的出口策略正悄然成形——第三国转口贸易模式。

玻璃用品3.png

一、高税时代来临:中国钢铁出口格局剧变


土耳其是中国钢铁产品在中东及地中海市场的重要中转地,年进口量超过2000万吨。

长期以来,中国热轧卷板在价格、产能与交付能力上具备显著优势。

然而,自2024年起,土方开始对多国热轧板卷启动“双反调查”,其中针对中国的措施最为严苛,

税率区间高达43%,几乎将中方产品排除在主流市场之外。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ISA)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土耳其热轧板卷出口量较去年同期下滑 61.4%。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越南、阿联酋等国对土出口的钢铁制品却逆势增长,部分增幅超过 40%。


这组对比数据揭示出一个事实:

中国钢铁正在通过第三国渠道,重塑出口路径。


二、第三国转口:钢铁出口的“战略迂回战”


第三国转口贸易,并非新概念,而是在高税环境下的制度化、合规化选择。

其核心逻辑是——利用第三国的贸易地位与政策优势,

通过中转操作让产品以新的产地身份进入目标市场,从而避开高额反倾销税。


以马来西亚巴生港(Port Klang)为例,

货物从中国港口出发,经马来西亚保税区完成换柜、贴标、重新包装等操作,

随后申请当地原产地证(CO Form E 或 Form A),再以“马来西亚产”的身份出口土耳其。


整个流程在WTO原产地规则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框架内进行,

合法、可追溯且受当地政府监管。

这使得中国钢铁得以在全球贸易规则之内,实现“身份再定义”。


三、趋势预测:钢铁出口将进入“多节点供应链时代”


专家指出,当前的热轧板卷转口模式只是全球钢铁产业链“再分布”的序章。

未来3至5年,全球钢铁出口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区域供应链分层化

钢铁产品将不再以“单一国家出口”为主,而是通过区域加工与再出口节点实现价值再分配。

预计到2027年,东南亚国家将成为全球钢铁再出口中心,

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尼三国的转口总量或将较2024年翻倍。


产能外迁与“再制造化”

为应对长期贸易壁垒,部分中国钢企正考虑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建立轻加工或热处理工厂,

通过“再制造+再出口”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

既能获得更低关税,也能提高在中东和欧盟市场的准入率。


数字化与绿色认证驱动

未来的转口贸易将从“文件导向”转向“数据导向”。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原产地证系统(e-CO)**预计将在2026年前在东盟全面推广,

届时每一批钢铁货柜都能实现“源头可追、路径可查、证据可核”。

同时,绿色低碳标准将成为新的贸易门槛,

具备环保认证(如ISO 14067、碳足迹标识)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四、马来西亚的战略地位:从中转港到产业枢纽


在众多中转国家中,马来西亚无疑是最具战略意义的一环。

它不仅是东盟成员国、RCEP协定核心成员,

还是连接中国、土耳其、欧盟三大经济圈的关键通道。


2024年,马来西亚保税区内的钢铁中转量同比增长 52.3%,

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发运的热轧板卷、冷轧钢及镀锌卷。

预计至2026年,马来西亚的中转加工能力将提升 70%,

有望取代韩国、阿联酋成为新的“钢铁出口跳板”。


这不仅改变了钢铁贸易流向,也推动了整个东南亚港口体系的产业升级。


五、转口贸易将成为钢铁全球化的“第二引擎”


在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关税壁垒将成为常态化存在。

但与此同时,转口贸易、区域协同与数字合规体系的成熟,

将赋予中国制造业更强的灵活性与应变力。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

第三国转口不只是权宜之计,而是全球化新阶段的结构性机遇。

通过在东南亚布局中转枢纽、在制度框架内重塑供应链,

中国钢铁出口将从“被动应对”走向“主动布局”。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的钢铁更便宜,而是谁的贸易链更聪明。”

——国际钢铁贸易联合会年度报告(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