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为应对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中日益严峻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活性阳极材料企业在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出口压力。特别是在美国宣布对中国活性阳极材料(Active Anode Material,AAM)启动“双反”调查的背景下,企业亟需寻求合法合规的突破路径,以保障出口业务的持续稳定。
根据国家贸易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权威指导,第三国转口贸易已成为行业内应对高额关税与贸易壁垒的主要策略之一。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将部分产品出口至具备良好信誉和丰富出口经验的第三国,经过必要的包装、标签变更及原产地申报,企业可以有效规避“原产中国”标签所带来的高额关税,确保产品顺利进入美国市场。
一、转口操作的合法合规路径
第一阶段:中国出口至第三国
企业依照海关规定完成出口申报,确保出口流程合规,获得出口凭证。
第二阶段:在第三国进行“非实质性加工作业”
在具备法定资格的保税区或工业园区内进行换包装、换标签等“非实质性”处理,申请并取得第三国产地证(CO),以证明产品已发生非实质性处理,彰显“第三国产”身份。
第三阶段:由第三国出口至美国
凭借合法的产地证和完整的出口单证,企业邀请专业、正规资格的物流和报关代理,完成出口申报,实现产品“以第三国产”身份顺利通关,规避中国原产地的高关税。
二、优势与合规保障
采用第三国转口贸易策略,企业不仅能够在短期内有效规避高达920%的反倾销税,更能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所有环节符合WTO和相关国家的法规标准。此外,企业应严格选择具有正规资质、经验丰富的国际贸易代理,确保申报真实性和流程的透明度,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法律风险。
三、行业实践与前景展望
业内数据显示,自2024年底开始,部分企业已成功将转口策略应用于实际操作,显著缓解了“高墙”带来的出口压力。未来,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规范、合规的转口贸易将成为中国活性阳极材料持续出口的重要保障路径。
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第三国转口贸易,已成为中国企业破解出口难题、实现产业链稳步拓展的关键选择。国家有关部门将持续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企业规范操作,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材料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活性阳极材料企业应以合规为底线,以创新为动力,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的空间,实现“以规促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