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墨西哥经济部于2025年10月7日发布公告,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成品及半成品聚碳酸酯板(西班牙语:láminas de policarbonato)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为3.6502—3.6654美元/千克,为期四个月。面对高额税率压力,中国出口企业正积极探索通过马来西亚等第三国转口贸易模式,绕过贸易壁垒以维持墨西哥市场竞争力。
此次反倾销调查覆盖墨西哥海关税号3916.90.91、3920.61.01、3921.19.91和3925.90.99项下产品,江西聚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适用3.6502美元/千克税率,其他中国企业税率略高至3.6654美元/千克。若以当前中国出口均价(2.8—3.0美元/千克)计算,叠加反倾销税后,墨西哥进口成本或将翻倍,导致中国产品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墨西哥本土企业于2025年2月14日申请发起调查,指控中国产品倾销期(2023年6月—2024年5月)对当地产业造成损害。墨西哥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聚碳酸酯板近三年在墨市场份额增长超25%,已威胁本土企业生存空间。
为应对高税冲击,中国出口商正加速转向第三国转口策略。马来西亚凭借其成熟的港口网络、灵活的原产地规则及与墨西哥的关税优惠协议(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框架),成为转口贸易的核心枢纽。典型操作路径包括:
行业人士透露,当前通过马来西亚转口的聚碳酸酯板物流成本约为0.3—0.5美元/千克,综合成本仍显著低于直接出口面临的3.65美元/千克反倾销税。
尽管转口贸易可短期规避高额关税,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对此,国际物流服务机构建议企业联合专业法律团队,构建包括质量追溯、单证合规、贸易保险在内的风控体系。
长期来看,中国企业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墨西哥预计于2026年2月前发布反倾销终裁结果。若维持高税率,转口贸易或推动中国-东盟-拉美产业链进一步整合,加速聚碳酸酯板全球供应链重塑。
贸易壁垒虽短期抬升市场准入门槛,却倒逼中国制造企业向全球化、高韧性供应链跃迁。通过转口路径“曲线突围”与本土化深耕的双轨策略,中国聚碳酸酯板产业或将在拉美市场开辟新增长极。